经济适用房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分钟前 更新) 104 9475

最新回答

在住房制度改革之前,我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即国家或单位投资建设、购买住房并无偿地分配给职工,由职工支付一定的租金的住房分配体制,但职工支付的租金远远低于成租金,国家主要以暗帖的方式给予职工补贴。当时住房实物分配制度是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我国在提出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的大环境下,作为社会重要的房地产业必然要求走向市场化,从而要求对当时的实物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起始于1980年邓小平关于住房问题的讲话,当时谈到住宅问题,邓小平说: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系列政策。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信封,十年、十五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考虑买合算。
此后,房改大致经历了试点售房、提租补贴、和以租代售等改革 的过渡阶段,真正全面推进住房改革的是1994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改变为货币分配 制度,即国家式单位不再承担建设、分配、维修、管理的工作,将住房以货币分配形式分配 给职工,由职 工到市场上购买住房获得房屋所有权。之后国务院1998年7月3日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人国城镇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 ,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及住房市场化,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化的住房制度。
完全市场化的房屋叫“商品房”,但由于当时的家族收入普遍较低,大多数家庭无力购买价格相对高昂的商品房,因此国家将原先租给职工的肥有住房以相对较低的外交使团出售给职工,同时组织建设了相对于商品房来说价格较低的房屋出售给中低收入家庭,前者叫“房改房”,后者叫“经济适用房”,两者与商品房共同构成 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的房源。
雯香识女人coco 2024-06-20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首页 >  经济适用房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03428006172180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