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们的风格

(分钟前 更新) 552 5792

最新回答

蒙古包为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但这类住房形式不限于蒙古族,而是在中亚地区游牧民族中很常见。

汉语中的蒙古一词始于清代。"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也称为穹庐、毡帐或毡包等。

外形结构
呈圆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由网状编壁哈那、条木楞子乌尼、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先选好地形,铺好地盘,然后竖立包门、支架编壁、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编壁毡、蒙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围编壁底部围毡,最后用毛绳勒紧系牢即可。

内部结构

蒙古包的内部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包内中央为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烟筒从天窗伸出。炉灶的周围铺牛皮、毛毡或地毯。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板柜、板箱、方桌等,其特点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损坏。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搭建时将哈那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折卸时将哈那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非常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的结构、材料等有新的发展。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加开了窗户,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室内还增加了床、电视机、收音机等各种现代生活用品。

蒙古族的饮食
有粮食、奶食、肉食

宗教与信仰
宗教与信仰: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明末清初,藏传佛教逐渐取代萨满教,成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因此,喇嘛和诵经便成为敖包祭祀活动中的主角和重要内容。此外,藏传佛教法事活动还遍及蒙古族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蒙古人心中的圣地―伊金霍洛(伊金霍洛,蒙古语意为“君主的圣地”,位于中国内蒙古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全称为伊金霍洛草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安葬在那里,因此成为蒙古人心中的圣地。)

其它有关蒙古民族的知识
蒙古民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
那达慕与男儿三艺,“那达慕”,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节日性群众集会,起源于十三世纪初。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民族传统舞蹈―安代、盅碗与筷子舞。
蒙古族三大历史巨著:13世纪初,蒙古族创制了自己的文字。此后,各种形式的历史、文学作品相继问世,有些一直流传至今。其中,历史著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最为著名,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统一东亚大陆的忽必烈为中国与世界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蒙古人至今引以为傲。2006年在蒙古举行了持续一整年的庆祝成吉思汗建立政权800年的纪念活动。

中国的蒙古族

蒙古族传统服装中国的一部分蒙古族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传统的节日里,蒙古族群众仍然喜欢穿上民族服装,参加骑马、射箭、摔交等体育竞技,下蒙古象棋,演奏马头琴,跳传统民族舞蹈,用奶茶、奶渣、炒米、手把羊肉待客等等。即使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蒙古族也很注意使现代化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例如北方城市姑娘流行的新式蒙古袍既保留传统蒙古袍的古朴特点,又洋溢着现代化的华美气息。北疆城市公共建筑上的蒙古包造型装饰和大型彩绘奔马图及奔马雕塑,鲜明地表现草原文化的风格。
hj黄小兔 2024-06-26
倔脾气
奶油不够变球 2024-06-16
奔放豪迈,热情好客,勤劳朴实,
小尾巴摇阿摇 2024-06-09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首页 >  蒙古人们的风格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02971696853637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