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的人明知道做错了还要是要继续错下去呢

(分钟前 更新) 514 5859

最新回答

执迷不悟
美丽的球姑娘 2024-05-10
迷、执著、放不下!
april841002 2024-04-27
很多时候,我们的身边存在着一些悲情的人物,这些人也许是我们的亲戚,也许是我们的朋友,也许只是无甚相关的人生过客。他们屡受欺负,却始终执迷不悟。
最典型的故事,就是一个痴心女子,爱上了一个薄情郎,男人满口谎言,轻予承诺,但屡次跳票,让女子一再受骗,堕胎了无数次,却始终苦苦等待男子的回心转意。
到底怎么了?我们总是说:这女孩子太过痴情,被爱迷昏了头。有些人还会说:这女孩太笨了,要是我,早就把那男的给甩了。但别忘了,每个被骗的女孩,也许都曾说过相似的话。
暂时撇开这例子,再看另外一个实例:刮刮乐诈财事件。故事很老套,总是某个苦主,在某个不幸的时刻,捡到了一张印刷拙劣的彩票,苦主一刮,哇!不得了,得了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大奖――好运竟然从天上掉下来,挡都挡不住,赶紧打电话去询问――一问,对方也是满口恭喜,但是,最后还是落下一句:请先缴所得税金。
税金数目不大,为了大奖,自然得赶紧缴。然而,尽管缴了,钱还是没有,急急忙忙地再问,说要缴入会金――就这样,大奖一直没到手,小钱却一直付阿付。到最后,被榨得干干净净。输上数千万的人所在多有。
笨吗?说来也不笨,很多苦主都有大学学位。贪吗?问世间,谁比较不贪,但是再贪也不至于被骗上数千万吧?
上述的两个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其实都是有原因的。这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之为认知失调理论,又称认知行为失调理论。
什么是认知行为失调理论呢?姑且不管那么多烦人的专有名词,简单讲,就是认知与行为失调了――认知是我们的想法,认知可以引导行为。这情形每天都在发生,例如我们上街买衣服,我们一定会买我们认为好看的衣服。正因为我们认为它好看(认知),我们才会买它(行为)。认知引导行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但是,有些时候,行为却可以反过来引导认知。这就是说:因为我们先做了,我们只好改变我们的观念。为什么呢?认知行为失调理论告诉我们:认知一旦跟行为脱节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例如:我们买了一件衣服,回家一穿,却发现不好看,我们自然很痛苦,因为我们认知衣服是不好的,我们却买了,认知跟行为失调了,我们的举动彷佛告诉我们:自己是个大呆瓜。
这时候怎么办?改变行为?拿衣服退回店里?万一不能退的话呢?放到衣柜不要穿?万一非穿不可的话呢?那么,我们就只好改变我们的认知了――我们得说服自己:这衣服虽然烂,但还是有可取之处。
这就是敝帚自珍的道理。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却也会喜欢自己所选择的――为的就是不要让自己的认知与行为发生失调。
回头看看先前的例子好了:一个女子选择了一个烂人,所有的亲友可能都劝告她,但她终究选他了。等到激情过去,烂人开始原形毕露,这下惨了,女子怎么自圆其说?她牺牲了亲情、友情,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她当然不能接受,不能改变对方之下,她只好改变自己的认知,她得说服自己,那男的虽烂,但是还有可取之处。等到女子为男人牺牲更多时,她就更不能放弃了,这就像股票套牢的观念一样――都套那么多了,万万不能卖,一卖就损失惨重,所以只好牢牢地抱着,眼睁睁看着股价一直下跌。
刮刮乐也是这样。越是聪明的人,越是无法接受自己受骗的事实,所以,他就得穷究各种可能,来让自己相信这不是一场骗局。因为聪明,所以说服自己的功力就越高,被骗的金额就越大;金额越大,就更无法接受这是一场骗局。
很奥妙吧?这就是认知行为失调理论。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只要有办法让别人吃了我们的亏,他就得努力来为我们讲话,不然,就证明他自己是个笨蛋或无能的人。就像我们开车,被一辆车子无理地超车,我们一定会想:对方可能有急事,所以才开这么快,有了这个解释,我们不爽的心情才得到纾解――好笑吧?被无理超车,还得为对方解释,否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
认知行为失调理论指出了人们越陷越深的机转,很多患者就是身陷其中,而痛苦不堪。这现象是很难打破的,除非,你我都能对之有充分认识,及早防备,否则不管你再聪明,一旦陷入自欺的死胡同,一样很难自拔。
许多多000 2024-04-1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首页 >  为什么好多的人明知道做错了还要是要继续错下去呢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03542494773864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