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分钟前 更新) 420 1147

最新回答

中心思想是:

作者以时空为线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回忆,表现了儿童答热爱自然,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心理,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以及作者当时的童真童趣。全文最后一句,所表达的思想也有深层含义,实是指作者的童真童趣的一去不复返。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扩展资料
艺术手法:

1、语言简练,生动传神。如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物,只有寥寥数笔,但却把事物的情状描绘得非常生动。

写冬天雪地捕鸟,连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这彰显了作者遣词造句之功力。

2、状物写景,绘声绘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使景物描写有声有色,鲜活生动。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高大”“肥胖”“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
小喵酱碎碎念 2024-06-2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其主要分歧点在于:是否批判版封建教育制权度。 1.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阔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 类似的看法是:通过对百草园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现了热爱大自然,追求自己快乐的儿童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2.主题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依照某种主观需要,凡持革命的文艺家的作品都必带“火药味”的偏见,凭空地把它附会为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部分和后部分作为对照割裂开来,不仅破坏了这篇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快乐的心理。
追趕跑跳碰 2024-06-1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其主要分歧点在于内:是否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容 1.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阔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 类似的看法是:通过对百草园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现了热爱大自然,追求自己快乐的儿童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2.主题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依照某种主观需要,凡持革命的文艺家的作品都必带“火药味”的偏见,凭空地把它附会为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部分和后部分作为对照割裂开来,不仅破坏了这篇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快乐的心理。
桃色蔷薇 2024-06-13
给你个狠的:ke.//20442.?wtptt3
啊是的我知道你会恨我不负责任所以我都帮你选好了:本文通过对回百草园和三味书答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还有关于中心思想的两个解说:先写百草园的快乐,然后写三味书屋的枯燥苦闷,用对比的手法体现封建教育过早剥夺儿童的童年(现代教育不是啊?)、表达鲁迅对此的什么什么什么什么。
还有一个是两个都很快乐,只是记叙一段童年作者鲁迅从“毛孩子”到读书学生的经历。
我更支持后者,因为你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到鲁迅并没有说三味书屋多坏。
声明一下:我可没完全否定第一种,如果你们老师支持那个还是跟着老师的思想走。
密果儿小雨 2024-06-06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首页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03702998161315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