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说的百日斫柴一日烧蕴含哪样的大智慧

(分钟前 更新) 104 4673

最新回答

泱泱华夏,几千载的文明传递,如此丰厚且悠久的历史文化,于咱们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罗斯福曾说:“当这个国家彻底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之时,我们就可以进攻他了”。包容万千的中华文化永远不会迎来这一天,在漫漫历史长河的积淀当中,许多装订成册的历史落满灰尘,但民间的民谚俗语却依然生机勃勃。

比如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一句“百日斫柴一日烧”,跟清明节有着莫大关联,而透过这句话意思的本身,老祖宗的人生哲学也说得非常明白,如此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百日斫柴一日烧”的含义是将百天积累下来的柴火留在清明一天全部烧完,可能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很奇怪,清明节不是寒食节吗?说在这一天禁忌烟火,那么怎么能够焚烧柴火呢?



首先来说说这寒食节的来历,时间回到春秋战国时期,未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因为骊姬之乱屡遭迫害,为了躲避朝廷奸臣的祸害只得背井离乡,流落在外。孤苦无依的晋文公,重耳身边的追随者唯有介子推。

介子推此人非常忠心,一次因为食物短缺重耳饿晕了过去,眼看着主君朝不保夕,介子推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下来用火烤熟送给重耳吃,将奄奄一息的重耳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按理说如此大的恩情,重耳在他日飞黄腾达之后怎么说也得给这位忠臣封侯拜相不可吧,然而并没有。



彻底心寒的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想起这位忠诚的晋文公便想着邀请介子推,来共享荣华富贵,但是三番两次邀请介子推,人家就是不愿意,于是乎有人建议重耳放火烧山将介子推逼出来,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位割肉奉君的忠臣就是不肯走出绵山,之后重耳派遣官兵上山搜寻,原来介子推母子俩早已被烧死,深深后悔的晋文公重耳,便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并且不允许老百姓这一天生火做饭,只能吃寒食,久而久之在民间流传开来。既然这一天不允许生活做饭,那么为什么又要将百日之柴全部烧光呢?

时间的更迭使得习俗内容发生了变化,每次到清明节很多人会回家扫墓,祭拜先祖,为子女亲人求个平安,而顺带着也会和多年未见的亲友团聚,毕竟这些年下来,大多数人的亲友家族还是非常繁琐复杂的。



甚至有的地方一个村子祭拜的先祖都有可能是同一个人,到那时村子里就像过节一样大摆宴席,各种清明节的特色食物接连上场,什么忌讳烟火的习惯则要分地区差异,没有忌讳的地方照常生活做饭,因为吃得多,自然百日之柴一日烧光。



解释了俗语典故的由来,咱们再来说说这句俗语的深层含义。上文说到用百日积累的柴火在清明节这一天做出美味佳肴,那么如果没有往日的积累,聚少成多,又哪里会有今日的盛况呢?因此老祖宗留下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了了,便是想劝谏后人想要到达成功的彼岸,绝对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积月累,聚沙成塔,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都知道急功近利不好,但这世间谁能说自己会放着看得见的成功,至于这成功是不是人生路上的陷阱早就无所谓了,碰了南墙才回头,这类人比比皆是,不谈那些成功人士,便是你我,谁又何尝不是这种人呢?

最后,在这浮华社会中,很多人逐渐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本心,越来越浮躁,趋于急功近利,只顾着眼前而不顾长远之计,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

无敌的小饭桶 2024-05-15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首页 >  老祖宗说的百日斫柴一日烧蕴含哪样的大智慧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02958488464355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