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冰箱一般哪几种好

(分钟前 更新) 554 5508

最新回答

走出家用电冰箱选购使用的盲区与误区2.1气候类型忽视不得 选购电冰箱,对其气候类型留意的人不多,其实,这点是不能忽视的。尤其在我国夏季气候持续、普遍的高温来临已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它与每个电冰箱消费者的利益有关。电冰箱箱体背面铭牌上都标有该台电冰箱的气候类型,在电冰箱使用说明书的“技术规格”栏目中也写明了气候类型。那么,写上气候类型标明了什么意思?究竟有何作用?家用电冰箱按气候类型分为4类。亚温带型(SN),其适宜的使用环境温度为:10℃~32℃;温带型(N),适宜的使用环境温度为:16℃~32℃;亚热带型(ST),适宜的使用环境温度为:18℃~38℃;热带型(T),适宜的使用环境温度为:18℃~43℃。不同气候类型的电冰箱,因使用环境条件不同,其设计上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超出设计时的温度条件使用,轻则效率下降、能耗增加;重则机器受损、使用寿命缩短。 我国目前市售的电冰箱多数为温带型(N)的,其在16℃~32℃的温度区域内能达到各项性能指标,也基本上符合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实际状况,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变暖,我国夏季的气温也已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地升高。有的地方,有些时候的气温已超出了温带型(N)电冰箱的使用环境温度上限(32℃),这时电冰箱就会不停地运转,这就使得许多温带型(N)的电冰箱到了夏季使用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故障。就气候趋势来看,夏季气温似乎有变暖之势。所以,既科学又稳妥的选择是选用亚热带型(ST)的电冰箱为好。2.2节能冰箱未必省钱 家电产品的节能已成为家电发展的永恒主题,但家电节能技术的发展却是个缓慢、渐进的过程。目前有些所谓的节能电冰箱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抑或利弊相抵,则有待进一步推敲和评估。之所以如此说,原因在于:2.2.1只是改变能源消耗的方式和时间 目前,大多节能电冰箱,其采用的节能办法是将电冰箱的箱体(保温绝热层)加厚,有的再配以进口高效压缩机。这些措施的采用,增加了电冰箱的生产成本,而最终却反映到电冰箱的售价上。因此,许多节能电冰箱的售价比同规格的非节能电冰箱要高出800元左右,而这一费用够多耗电0.3kWh/24h的电冰箱用上约12年。2.2.2节能未必省钱 事实上,现今直冷式电冰箱(俗称有霜电冰箱)容积200升左右的耗电量已能做到0.8~0.9kWh/24h。因此,多付800元左右的钱买回家一台容积200升左右、耗电量为0.6kWh/24h的节能电冰箱,其使用12年后才能省出的钱却一下子给厂家拿了回去,故说这种节能电冰箱是节能却不省钱。2.2.3损耗居住空间 发泡绝热层厚的电冰箱,为了保证达到箱内有效容积,其外形尺寸就得增大,占的居住空间(包括房间面积)就多。由此可见,增加电冰箱保温绝热层厚度,决不应该是一种优选的节能方式。2.3容积大小够了为宜 购买家用电冰箱除功能满足需求外,更应权衡经济性。比如容积大小的确定,应视饮食习惯、食物采购方便程度、住房条件和家庭经济情况等综合因素而定。容积过小,会对使用电冰箱带来不便。过大,同样也有不利之处,如售价贵、电耗高、多占空间等。 目前市售的家用电冰箱从几十升到三四百升都有。以60%多家庭选购的180~250升容积的电冰箱来看,其容积每相差1升,售价就要差10~15元不等。且一个系列下的规格,一般相差20~40升。这是由于受到电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成型模具的尺寸所限制。有些品牌的家用电冰箱,看上去规格型号不少,容积变化多端,但只要是在一个系列下的,往往只是一二个同样规格大小的冷藏室和冷冻室的不同组合而已。换句话讲,即使选定了某一品牌的家用电冰箱,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对其有效容积做加减法,只能在几十升间作选择。因此,对容积不应贪大求全。相反,弃大反倒有不少益处。如200升容积够了,不必非要230升的。况且我国居民家庭第一代使用的家用电冰箱很少有超过200升的,十几年用下来如没觉得不方便的,也就更不该贪大。放弃过大的容积,益处却不小。2.3.1总容积弃大,一次投资省 从售价看,总容积小30升,首次投入即可省300~450元。近期从商业渠道反馈的销售信息所表明的情况却并未如人意,容积大于250升的家用电冰箱是很难推销,仅占总销量的约10%左右,而最适销的是200升上下的电冰箱,
mutouchoupihai 2024-05-14

家用冰箱选什么牌子的好

美味偏执狂 2024-05-02
、看你要哪种把。省点的话买三菱的比较好。耗电很少。性能也不错。我家开家电的。我家用的就是三菱的。如果你要追求性能的话买美的的 但耗电大一点 。谢谢。请采纳
陌唯言Y 2024-04-27
海尔 美的
燕yan燕yan 2024-04-15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首页 >  家用冰箱一般哪几种好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03532910346984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