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里的窗户为什么都是五颜六色的

(分钟前 更新) 428 9640

最新回答

哥特(Goth)、哥特式(Gothic): 1、哥特人的, 哥特族的(指曾入侵罗马帝国的一支日耳曼民族) 2、哥特式建筑的(12至16世纪流行于西欧的建筑风格, 以尖拱﹑ 拱顶﹑ 细长柱等为特点) 3、哥特派的, 哥特风格的(18世纪的一种文学风格, 通常描述有神秘或恐怖气氛的爱情故事) 4、指字体,哥特字体的 5、指颜色,红与黑 哥特(Gothic)这个特定的词汇原先的意思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穴中挖掘出来。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哥特式教堂几乎没有墙面,而窗子很大,占满整个开间,是最适宜于装饰的地方。当时还不能生产纯净的透明玻璃,,却能生产含有各种杂质的彩色玻璃。受到拜占庭教堂的玻璃摩赛克的启发,心灵手巧的工匠们用彩色玻璃在整个窗子上镶嵌一幅幅的图。这些画都以《新约》故事为内容,作为“不识字的人的圣经”。但是,它们同样也经历着宗教神学和市民文化的争夺。 11世纪时,彩色玻璃窗以蓝色为主调,有9种颜色,都是浓重黝暗的。以后,逐渐转变为以深红色为主,再转变为以紫色为主,然后又转变为更富丽而明亮的色调。到12世纪,玻璃的颜色有21种之多。阳光照耀时,把教堂内部渲染得五彩缤纷,光彩夺目。教士们解释,这正是上帝居处的景象。长老许杰说,注视物质的美丽能导致“对神的理解”。可以利用尘世的光辉,用贵金属、宝石、摩赛克、彩色玻璃等的光彩引导信徒接受神的启示。可是,冲破神学玄秘的迷雾,把彼岸世界搬到可以直接感知的现实中来,正是工匠们的世界观的特点,更何况较晚的彩色玻璃窗,万紫千红闪烁,分明洋溢着欢乐的情绪。 彩色玻璃窗的做法是,先用铁棂把窗子分成不大的格子,用工字形截面的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画,彩色玻璃就镶在铅条之间。铅条柔软,便于操作。13世纪中叶以前,由于玻璃块小,所以分格小,每格里的图画是情节性的,内容复杂,形象多,因而色彩特别浑厚,并且便于色调的统一。13世纪之末,彩色玻璃窗发生了变化。玻璃块大了,分格疏了,因而图画内容简略,以个别圣像代替了故事,且用着色弥补彩色玻璃的不足,大面积的色调统一就难维持了,同时也就削弱了装饰性,削弱了同建筑的协调。14世纪,玻璃的色彩更多样,也更透明,因此就不浓重了。由于常用几层不同颜色的玻璃重叠,色调的变化更多了。到15世纪,玻璃片更大了,不再作镶嵌,而在玻璃上绘画,装饰性就更差了。 由小块到大片,由深色到透明,这是玻璃生产技术的进步,但玻璃窗却为此而损失了它的建筑性。(一种建筑艺术手法,总是同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紧密地联系着。不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需要什么古老的艺术手法,物质技术手段总是按照生产本身发展的规律进步,决不会为了某种艺术要求而停滞下来。于是,物质技术手段发展到一定程度,旧的艺术手法就不能适应,就必须抛弃,不论它过去有过多么高的成就,而必须寻求新的、同性质的或者与新水平的物质技术手段相适应的艺术手法。死抱住陈旧的过时手法不放是不行的,梦想技术可以为顾惜艺术而不再前进也是不可能的,企图寻找一种可以适应任何性质和水平的物质技术条件的万灵的艺术手法必定徒劳无功)。
爱笑的颜小妞 2024-06-27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首页 >  教堂里的窗户为什么都是五颜六色的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0338680744171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