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墙顶部小砖斜砌为什么

(分钟前 更新) 156 1109

最新回答

1、填充墙中顶砖斜砌是为了使墙体顶部更密实,抹灰后不易开裂,平砌的话效果不好,且施工时不好操作。
2、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填充墙顶部斜砌,受力原理符合框架结构理论下填充墙所起到的作用,在跟砖混结构相比之下,由于砖墙所起的作用不同(砖混结构砖墙受力不同于框架的填充墙),所以砖混结构墙体顶部的砌法就跟框架的填充墙的有所不同。
3、就施工角度来说,这样砌法更加方便施工。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第9.3.7条规定: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因为填充墙砌筑完成后,砌体将产生一定的变形,施工不当,不仅会影响到与梁、板底的紧密结合,还会产生结合部位的裂缝。
用斜砖一方面是因为斜砖材质与填充墙材质相同,不会发生混砌的问题,另外,斜砌能更好的挤紧与梁、板底的空隙。当然也可以用混凝土浇筑,但一般不用,因为混凝土浇筑的话,塌落度太大则难以嵌入空隙,塌落度太小则混凝土自身难以密实,如果空隙比较大的话,还要用模板,费时费力。所以并不常用。而且混凝土线收缩系数和砖砌体并不一致,容易造成收缩裂缝。
5、框架结构中钢筋混凝土墙柱为承重构件,而砖砌体等为装饰构件。
做成斜砖首先是为了弥补砖砌体砌筑完成之后自身变形所导致上部出现的缝隙; 其次砌体墙本身不涉及承重,梁因为受力而产生变形时其变形部位不会致使砌体墙受压产生破坏;
同时在抗震构造中起到积极作用,由于砌体墙与顶部梁之间不是刚性连接,当产生水平地震波时砌体墙不会随框架一起摆动而保证其减小或局部消除地震对墙体的影响,达到抗震的作用。
冬射未至 2024-06-25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首页 >  砌体墙顶部小砖斜砌为什么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0268149375915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