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水平仪多少钱呀

(分钟前 更新) 172 7867

最新回答

红外线[hóng wài xiàn]
频率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 杜强
红外线(Infrared,IR)是频率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60nm(纳米)~1mm(毫米)之间。它是频率比红光低的不可见光。英语中,前缀infra-意为意为“低于,在…下”。
高于绝对零度(0K,即-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含热能,太阳的热量主要通过红外线传到地球。
如图所示,我们把红光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肉眼不可见。
中文名
红外线
外文名
Infrared
所属学科
光学、红外物理
定义
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
波长
1mm~760nm
快速
导航
分类物理性质辐射源发现历史特点应用污染问题
涵义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英语为infrared(缩写为IR),前缀infra-意为意为“低于,在…下”。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频率低于可见光线,波长为 1000μm~0.75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 (3~2.5)μm~(1~0.75)μm 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 (40~25)μm~(3~2.5)μm 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1500μm~(25~40)μm 之间。[1]
分类
近红外线(Near Infra-red, NIR):2.5μm ~ 0.7μm
中红外线(Middle Infra-red, MIR):25μm ~ 2.5μm
远红外线(Far Infra-red, FIR):500μm ~ 25μm[1]
极远红外线:1000μm ~ 15μm[2]
物理性质
1. 有热效应
2. 穿透云雾的能力强[1]
辐射源
红外线辐射源可区分为四部分:
白炽发光区(Actinic range):或称“光化反应区”,由白炽物体产生的射线,自可见光域到红外域。如灯泡(钨丝灯,TUNGSTEN FILAMENT LAMP)、太阳。
热体辐射区(Hot-object range):由非白炽物体产生的热射线,如电熨斗及其它的电热器等,平均温度约在400℃左右。
发热传导区(Calorific range)由滚沸的热水或热蒸汽管产生的热射线。平均温度低于200℃,此区域又称为“非光化反应区”(Non-actinic)。
温体辐射区(Warm range):由人体、动物或地热等所产生的热射线,平均温度约为40℃左右。[1]
发现历史
公元1800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太阳光中的红光外侧所围绕著一种用肉眼无法看见的光源,波长介于 1000μm ~ 5.6μm 的“远红外线”,经过这种光源照射时,会对有机体产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但是根据黑体辐射理论,一般的材料要产生足够强度的远红外线,并不容易,通常必须藉助特殊物质作能量的转换,将它所吸收的热量经由内部分子的振动再发放较低频率的远红外线出来。[1]
特点
红外线频率较低(频率由低到高排序依次为: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给人的感觉是热的感觉,产生的效应是热效应,那么红外线在穿透的过程中穿透达到的范围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层次?如果红外线能穿透到原子、分子内部,那么会引起原子、分子的膨大,从而导致原子、分子的解体。真的是这样吗?而事实上呢,红外线频率较低,能量不够,远远达不到原子、分子解体的效果。因此,红外线只能穿透了原子分子的间隙中,而不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内部,由于红外线只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间隙,会使原子、分子的振动加快、间距拉大,即增加热运动能量,从宏观上看,物质在融化、在沸腾、在汽化,但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原子、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这就是红外线的热效应。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红外线的这种激发机制来烧烤食物,使有机高分子发生变性,但不能利用红外线产生光电效应,更不能使原子核内部发生改变。
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用无线电波来烧烤食物,无线电波的波长实在太长无法穿透到有机高分子间隙更不用说使其变性达到食物烤熟的目的。
通过上述我们知道: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大的波穿透达到的范围越大;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越小的波穿透达到的范围越小。[
夏萱萱大人 2024-06-29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首页 >  红外线水平仪多少钱呀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03909802436828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