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时家祭的详情有谁知道呢

(分钟前 更新) 549 4054

最新回答

今年是满族12年一度大祭的年份,届时东北各地满族世家都将举行家祭。

年前黑龙江宁安回的富察氏与瓜尔佳氏两家已经答举办过了。正月间扎库塔氏将举行,但不对外公开。

吉林九台的 锡克特里氏、佟佳氏、依尔根觉罗氏、乌拉那拉氏、尼玛察氏...等,都将在正月里举行家祭。各家均有自己的特点。

如果你真想知道满族家祭是什么样,那就自己来亲眼看看吧。
依锦风韵 2024-05-06
祭祀产生
这种家祭产生于原始社会,本是以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同姓氏族为单位举行。清朝以后,满族人口迁居各地,便以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分支家族为单位。最初的满族家祭各家族曾拥有不同的神灵体系,清朝统一女真各部之后,统治者为削弱各家族的自我独立意识而先后于天聪、康熙、乾隆三朝颁布诏令禁止满蒙八旗各家族再行私祭,一律采用官方颁布的祭祀规程。从此形成了满族家祭的基本格式。满族家祭作为最一项重要的家族活动与民俗活动。从清代至20世艺三四十年代,满族民间的家祭始终没有间断,成为东北地区比较常见的少数民族风俗活动之一。 今天这种大型的家族祭祀已经很少了,2007年吉林与黑龙江两省先后将起满族家祭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抢救满族家祭文化迫在眉睫。
春秋大祭
家祭一般安排在春耕之前或秋收之后举行,所以俗称为“春秋大祭”。每次通常要连续举办三天。地点是在族长或辈份、威望较高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族人家中,其同族近支家庭,除孕妇和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外都前往参加。家祭的前一两天,要由妇女们准备好供品,主要是用黄米面蒸制的糕饼和自制的清酒,男人们则预备祭祀所用的器具。
家祭步骤
家祭的第一天是祭神,分为朝祭和夕祭两个步骤。朝祭的神位设在正室西墙上的祖宗板(类似于神龛,也称神板,满语称:窝车库【weceku】),要在神龛的木架(俗称扬手架)上挂黄布(缎)幔帘,西炕上设供桌。供桌通常分两层,上层摆放糕、饼、鲜花、蜡烛等。下层横排摆放用托盘乘放的馒头,每盘内馒头均为五个乘放方法也是相同的,下面三个平铺为三角花状,上边两个则重叠放置最上的馒头顶部点有七个红点,而托盘的数量则因各家族的祭祀习惯不同数量各异。馒头托盘前部供奉用酒杯或酒盅乘放的祭酒,酒杯数量也因各家族习惯不同或为三杯或为五杯,但基本均遵循单数原则。祭酒旁边摆放长方形香碟,碟内燃“达子香”(一种用年息花制成的香末【niyanci hiyan】)。主祭者是本家族的“萨满”(或称查玛【saman】),无萨满者则由族长(满语称:穆昆大【mukvn da】)担任。其仪式大体是由主祭者用满语念祭词、上香、设供、奠酒,众人按男女长幼顺序随之向神位跪拜。如是萨满主祭,还有唱神歌、击鼓、跳神等一系列仪式。
民族特色
祭祀中的献性过程是最先进行的,很有民族特色。按制这种大祭必须杀猪祭神,应是用本家饲养、毛色纯黑无疾病的去势公猪,满语称这种专门用于祭祀的猪为“争”。向神献牲时,将猪腿捆缚放在西炕前的供案上,由主祭者用烧热的白酒灌入猪耳,如猪嘶叫摇头,则表示祖先神灵已经同意接受这次祭祀,这个仪式被称为“领牲”。此时参加祭典的族人都会非常高兴,否则不仅要继续灌酒,而且大家都要跪下来乞求神灵接受祭祀(如果多次灌酒后仍无结果则该祭祀宣告失败,族人们只能简单摆祭祷告一下然厚结素,萨满们也不进行跳神仪式)。当然,这种“不领牲”的现象是很少的。“领牲”后将由家族内专门担任祭祀庖厨的被称为“锅头”上前当众宰杀供猪,萨满则在一旁击鼓高唱领牲神歌,场面激昂隆重。宰杀后供猪由锅头抬回厨房退净皮毛,按部位分解成若干大块,放到大锅里煮至七、八分熟,捞出放回供案上复愿成猪型,俗称“摆件”,由主祭者切几片肉连同猪头猪尾一起放在供桌前给神灵享用,众人跪拜。然后再把肉切成三四寸见方的块下锅煮熟,用木盘端上,参加祭典者用自带的解食刀片肉而食,而且不得蘸佐料,称为“吃福肉”,体现出狩猎民族的遗风。
所祀之神
白天的祭祀称为朝祭,所祀之神按照通常说法,有:阿弗喀恩都里(天神),那恩都里(地神),老罕王(即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及本家族的历代祖先神。但各家族所祭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家族在祭祀祖先神过程中附有各路“曼尼”(即鬼或精灵),有的家族则不祭祀老罕王,爱新觉罗家族在祭祀时除祖努尔哈赤外还包括更早的几代祖先,以及恩库伦,索库伦,佛库伦(即白山三仙女)等。通常朝祭时摆放香碟的数目与所供天神、地神是相同的。 晚上的祭祀称夕祭,神位是在正室的西北角(或北墙),所供者都是传统的部落神和祖先神。其中专有一项“背灯祭”,举行仪式时要将室内灯烛熄灭。按民间说法是祭“万历妈妈”,传说她因救老罕王(努尔哈赤)而被杀,死时没有穿衣服,所以熄灯以免其害羞。祭祀万历妈妈时萨满要专门为这位女神用羊皮制作一双一寸多长的小鞋,满语称“勿剌”,传说万历妈妈死后灵魂常年奔走在长白山的林海中必须年年都换新鞋,萨满把做好的小勿剌挂在西北角墙上专供万历妈妈穿用。家祭第二日是祭天,在宅院内“索罗竿”前举行(妇女在室内),民间也称之为“还愿”。“索罗竿”是一根高约数米的木竿,顶部插有一个方形或圆形锡斗。专门用于供奉“尕哈赫赫”(乌鸦神)与“萨克萨哈赫赫”(喜鹊神)的,在祭祀时竿顶锡斗中放有生肉供神鸟们来吃,竿下放有一个小供桌,桌上同样摆有糕、饼、祭酒、香碗等。
仪式方式
第三天的仪式称为“换索”。祭祀时族长要在院内插柳树枝。并把“祖宗匣”里的“子孙绳”牵出,一头系于窝车库(祖宗板)上,另一头则要牵出西屋穿过正堂一直拴在院内的柳枝上,如院中无柳树则系于东屋的东南角上。相传这时主管生育与健康的女神“福豆妈妈”就会符于子孙绳上。子孙绳是在满族先民在还没有文字的时代节绳记事的风俗遗存,绳上以不同色采布条标记出本家族历史上的各类大事,同时以节扣或挂小弓箭的方式标记本家族内子孙的出生繁衍。祭祀子孙绳即意在希望本家族像生命力旺盛的柳树一样枝繁叶茂。在对祖宗板烧香磕头后,把家里儿童项上和腕上带的旧“索”(用五色线拧成的细绳圈,也称“锁”)摘下,再把挂在柳枝上的新“索”为其带上,以求祖先神灵保佑他们平安幸福。因为这项仪式以为福豆妈妈为主要祭祀对象,所以也称为福豆妈妈祭。这天全家的妇女们将制作打糕(满族打糕与朝鲜族打糕不同,朝鲜族打糕多用糯米制作,而满族打糕除糯米外也多用黄米制作。)或用米面做成小圆饼,入锅蒸熟后,让孩子们抢着吃,俗称“抢福”,这种祭仪是以遗福后辈为主要目的。据一些满族老人讲,清代民国时期,东北一些地区上学的孩子如遇家里举行“换索”、“抢小饽饽”祭典,可以向老师请一天假回家参加祭祀,说明民间对此还是十分看重的。
九种特质 2024-04-30
人体方vvrt
厦门混世小魔王 2024-04-15
烧纸钱,这都不知道?
逍遥七星 2024-04-03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首页 >  满清时家祭的详情有谁知道呢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06851696968078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