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四有什么习俗

(分钟前 更新) 283 1518

最新回答

农历正月初四的习俗有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罗,扔穷。

作为古老的中国年俗之一。这回一天答全家在一起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牛羊肉铺在这一天要到马神庙烧香,因为羊王、牛王、马王均在马神庙内供奉,以南郊马神庙的羊王像最有名。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

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这时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这就叫“官话”。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所以这顿便宴俗名叫“吃滚蛋包子”。

hyacinth46 2024-06-20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称履端、元旦,今谓春节,福州人叫“做回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答长的民间节日。黎明时分,各家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这个节俗传统禁忌甚多,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说“恭喜”、“发财”、“平安”等吉利话,对方也报以相应的好话。当日不扫地、不打水、不挑担、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发、不说不吉利的话。全家起床后,便穿新衣服,或穿质地最好的衣着。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线面、鸡肉、鸭蛋),以祝太平、长寿;有的吃年糕(红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孙一年平安。初一,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初三人们可以访亲拜友,互贺新年。正如清人吴继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的:“族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这便是古时福州新正的景观。有出嫁女儿的人家,要办春酒,邀女儿、女婿及外孙回娘家饮宴团聚。水上船家(
白羽蓝翎 2024-06-05

初四为“羊日”、“迎灶日”、“接财神日”、“忌出门日”等。

一说是“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老皇历中,羊,有“三羊(阳)开泰”之意,乃是吉祥的象征,所以此日也有摆酒祝贺的。

二说是灶君回归日。要恭迎灶王爷“回家”。“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爷上了天”,而正月初四这天,要把灶王爷爷接回来。据说“灶君”是奖罚分明的神之一,如旧年家中不如意,可用“一碗清水三支香”祈求“灶君”,如旧年家中顺景有发,可用“三牲水果茶酒”拜谢“灶君”,希望新年胜旧年。

三说又是一个祭财神的日子,要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以图初五开市吉利。接五路有下午三四点开始,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

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又传说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所以需提前一天准备好三牲、水果、糖果、茶等,虔诚拜祭,意在“迎接财神”,或祝贺“财神生日”的到来。

这也算是民间正月最重要的拜神活动了。接神拜祭仪式,一般在下午太阳开始下山至晚上举行,正所谓:“送神早接神迟”。

四说是出门的忌日。还有传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因此许多地方亦有初四忌门的习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不好惹,所以有些女孩子才自称“姑奶奶”。

李小墨Lena 2024-05-27
第一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迎神回接神
年初四是诸神由答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多儿的妈咪 2024-05-13

扩展回答

热门问答

装修专题

首页 >  农历正月初四有什么习俗

其他人还看了

页面运行时间: 0.22758388519287 秒